教學
開放教學與傳統教學之比較
如題
開放教學與傳統教學之比較 ?〈混亂中的人〉
起源----- 講到開放式教育就會想到英國人尼爾所創辦的夏山學校
混齡、個別化教學設計
強調學校適應學生而非學生適應學校。
最初這個詞起源於英國
在二次大戰期間英國學校的師生
因避戰事遷移到鄉間
當時的學習方式只好採取就地取材、戶外教學、實地觀察與操作。
戰爭結束後人們卻發現這種以兒童為本位
走出教室、不限於教科書的記誦
情境佈置、多元化評量
比傳統的教學方式更適合學生。
後來美國的人文主義學者推廣鼓吹之下成為當時的顯學。
我國是於民國五十九年時由師大的美籍教授布克太太介紹至國內。
六十年郭豸女士展開推動
於是教室有學習區的出現
學習者在其中自行取用、觀察與學習。
理論定義----- 金恩(1974)認為開放教育是兒童中心、教師中心、及教材活動中心三者兼具。
國際教育百科全書歸納開放教育的內容應是: 學生主動學習
教師扮演資源人員的角色。
重視觀察及個案研究的評量方式。
提供多樣化的課程與教材
激發學生學習興趣。
重視個別化教學
適應學生個別差異。
開放式的教學空間。
教學採協同教學法。
陳伯璋與盧美貴整理許多學者的說法後指出開放教育的特性為:開放空間、彈性課表、分組或個別化教學方式、混班或混齡學習、強調創造性的活動、彼此尊重、培養兒童的責任感、重視師生的互動與溝通、注重質的評量。
教學規劃----- 校園方面必須符合人性的-安全、美觀、舒適、整齊、清潔、溫馨。
親自然的-有水、土、草等自然的東西。
富功能性的-用以提供多元課程教學
如步道、劇場、菜圃、遊戲場…等。
老師角色-安排吸引兒童的學習環境
使兒童有自行探索的空間
了解孩子的個別差異
適時的給予協助。
具備耐心與機智
幫助學生解決偶發事件。
讓兒童學會獨立自主。
和兒童打成一片
不段自我成長和充實。
學生角色-學習負責任
選定某活動就必須完成自己的工作。
作決定
逐步養成孩子自己決定和獨立自主的精神。
教學精神以達到認知、技能、情意三者均衡為目標
以發展全人為方向
因此注重質的評量
鼓勵用個人做評量及比較
少評等第
主要是用以診斷及輔導。
評量的方式應具有彈性
配合學生興趣與能力
並由教師父母與兒童共同參與。
結論----- 開放式教學是一種能力的培養
培養孩子創造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。
傳統的教學常抹煞孩子自由探索的興趣
偏重被動的接受
而無法動動手動動腦。
開放式教學就是針對這樣的缺點應運而生的教學法。
這題我先講。
我覺得屬於傳統式教學的─技巧練習和概念式
從我以前所受到的教育經驗而知:這是偏重於訓練學生為考試機器
只注重升學的教育方法
學生過著沒有自我空間的日子
每天除了考試還是考試
好像非要把你給考焦了才甘願
每個人都是以成績的好壞來評論你是好學生或是壞學生
是否有前途……等
想想我的學生時代還真是悽悽慘慘悽悽一片灰暗呢!
哪像現在還有新的教學方式─建構式教學
現在的學生至少比我要幸福的多了。
我認為屬於建構教法的─問題解決、探究式這兩種
因為這兩種教法都強調以學生為教學主體
教師只是引導、協助而已
並盡量的激發出學生的潛力
讓學生也透過相互合作的方式達到更有效的學習。
傳統式教學與探究式教學的分析比較: 傳統式教學 探究式教學 (1).趣味性低。
(2).挑戰性低。
(3).權威式的教學。
(4).降低學習動機。
(5).教學目標缺乏聯貫性。
(6).注意力不易集中。
(7).發生偏差行為較高。
(8).單向傳授知識。
(9).缺乏互動與討論的空間。
(10).教師較耗費體力。
(1).趣味性高。
(2).挑戰性高。
(3).引導式的教學。
(4).提升學習動機。
(5).教學目標具聯貫性。
(6).注意力集中。
(7).減少偏差行為的發生。
(8).同儕間互相傳授知識。
(9).注重分組討論。
(10).教師較節省體力。
excel教學,魔術教學,股票教學,吉他教學,photoshop教學,autocad教學,摺紙教學,無名語法教學,麻將教學,唱歌技巧教學教學,英國人尼爾所,夏山學校,學生,陳伯璋,盧美貴,開放,走出教室,師大,學習
專科|高職|畢業|進修|教案|科技大學|國小|宿舍|私立|公立|曠課|暑修|技術學院|幼稚園|學歷測驗|基測|夜間|暑期輔導|雙碩士|轉學考|課程|研究所|日間|綜合高中|國中|制度|體育班|專題|大學|建教班|高中|
教學
參考:http://tw.knowledge.yahoo.com/question/question?qid=1206052908950如有不適當的文章於本部落格,請留言給我,將移除本文。謝謝!
留言列表